无忧书城
返回 无忧书城目录
无忧书城 > 历史小说 > 易中天品三国 > 第一部 魏武挥鞭 第十集 胜败有凭

第一部 魏武挥鞭 第十集 胜败有凭

所属书籍: 易中天品三国

决定着当时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官渡之战,在汉献帝建安五年十月以曹操的大获全胜告终。当时袁绍用兵十万,将帅如虎,谋臣如狼,曹操的军事力量则明显地具有差距,部下也多以为不能敌。然而曹操却终于以寡敌众、以弱胜强,这里面的原因究竟何在?
  汉献帝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十月,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。去年袁术已死,现在袁绍又败,不可一世的袁氏兄弟再也没戏可唱,中国北方开始姓曹。
  胜利似乎在曹操的预料之中。
  事实上,曹操早就把袁氏兄弟列进黑名单了。据《三国志?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皇甫谧《逸士传》,袁逢的夫人去世时,袁绍和袁术兄弟俩扶灵归葬汝南,大会宾客,前来吊唁的人竟达三万之多。面对如此之多的宾客,袁绍和袁术虽然不得不做悲痛状,内心深处的得意则不难想见。然而冷眼旁观的曹操却悄悄地对一个名叫王俊的朋友说,天下即将大乱。作为祸乱魁首的,一定就是这两个人。要想平定天下,拯救百姓,必须先灭了这两个。王俊一直认定曹操是“天下之雄”,便回应说,能够扫平天下的,除了足下,还能有谁呢?两个人就“相对而笑”。后来,曹袁相争时,王俊还劝刘表支持曹操,可惜刘表不听。
  当然,那个时候,曹操也只能是说说而已,毕竟师出无名,何况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实际上,曹操一直为无法战胜袁绍而烦恼。曹操迎奉天子以后,袁绍心里一百八十个不服气,便加紧扩军备战,兼并诸侯,终于拥有了冀、青、并、幽四州之地,人多势众,兵强马壮,“天下畏其强”。曹操呢,则四面都是敌人:北有袁绍,东有吕布,西有张绣,南有袁术,再加上一个不怀好意的孙策。后来官渡之战时,孙策就准备偷袭许县,只是因为被刺客谋杀才未遂。所以,曹操心里很郁闷。
  看透了曹操心思的是荀彧。据《三国志?荀彧传》,建安二年正月,曹操曾经一度举止失态,行为反常,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张绣背叛了他的缘故,只有荀彧认为不是。荀彧说,以曹公之聪明,决不会追究往事,一定有别的原因。一问,果然。原来,袁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,态度极其无礼,语气也及其傲慢。曹操就问荀彧,说我一直就想讨伐那个不仁不义的家伙,可惜力不从心,该怎么办?荀彧说,无妨。纵观古今,成败在人不在势。如果是真正的英雄,那么,即便现在弱一点,也会强大起来(诚有其才,虽弱必强)。相反,如果是冒牌货,那么,就算现在强大,很快也会变弱(荀非其人,虽强易弱)。
  这当然在理。问题是,具体到曹操和袁绍,会不会有强弱大小相互转化的可能呢?荀彧认为有。荀彧对曹操说,当今之世,能够和明公争夺天下的,也就是袁绍,而袁绍其实外强中干,因为明公有四个方面比袁绍强。第一,袁绍这个人,表面上宽宏大量,实际上嫉贤妒能(貌外宽而内忌),既要使用人才,又不能给予充分的信任(任人而疑其心);而明公您豁达大度不拘小节(明达不拘),能够给予人才最大的信任,并且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位置(唯才所宜),这是气度胜过袁绍。第二,袁绍这个人,反应迟钝,优柔寡断,决策总是慢半拍(迟重少决,失在后机);而明公您总能够当机立断,而且变化莫测(能断大事,应变无方),这是谋略胜过袁绍。第三,袁绍这个人,治军不严,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(御军宽缓,法令不立),人马虽多,其实没有用(士卒虽众,其实难用);而明公您执法如山,令行禁止,赏罚分明,言必信,行必果(法令既明,赏罚必行),军队虽然不多,但将士们都争先恐后拼力死战(士卒虽寡,皆争战死),这是英武胜过袁绍。第四,袁绍这个人,凭借“四世三公”的家族势力,装腔作势,沽名钓誉(绍凭世资,从容饰智,以收名誉),所以那些自鸣清高的人都投靠了他,可惜他们徒有其表,其实没有真才实学(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);而明公您以诚待人,不玩虚套(公以至仁待人,推诚心不为虚美),自己的生活很简朴(行已谨俭),奖赏有功之人却毫不吝惜(有功者无所吝惜),所以那些既忠诚又能干的人都来归顺您(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),这是仁德胜过袁绍。荀彧说,有此“四胜”,再加上明公尊奉天子,匡扶正义,师出有名,堂堂正正,岂有不胜之理?类似的话郭嘉也说过。郭嘉的说法就更夸张,一口气说了“十胜”:道胜、义胜、治胜、度胜、谋胜、德胜、仁胜、明胜、文胜、武胜。与之相对应,袁绍则有“十败”。不过《三国志》只记录了荀彧的“四胜”,郭嘉的“十胜十败”十裴松之的注引用西晋傅玄的《傅子》所言。谋士的话不一定靠得住,尤其是荀彧和郭嘉都站在曹操的立场上说话,又要给曹操打气,难免夸大其辞。但如果连袁绍的谋士也有看法,就很能说明问题了。
  且看袁绍这边怎么讲。
  袁绍的谋士沮授和田丰倒没有(也不可能)对曹操和袁绍作全面的比较,但是,他们却提到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,那就是发动这场战争是否正义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献帝传》,沮授和田丰对袁绍说,战争连年不断(师出历年),民众疲惫不堪(百姓疲弊),国库空无一物(仓庾无积),税费有增无减(赋役方殷),这是国家最大的忧患。因此,应该发展生产,安定人民,派使节向天子报告我们的成就。如果去不了,就公开状告曹操阻碍尊王之路,破坏统一大业,然后用运动战、游击战和持久战对付他。不出三年,“事可坐定”。
  这个策略无疑是正确的。先将曹操置于不义,是为“道理”;以强制弱,以逸待劳,是为“有利”;步步为营,循序渐进,是为“有节”。但是审配和郭图反对。反对的原因,在审配,可能是因为糊涂;在郭图,则多半是拍马屁,我方十倍于敌就包围,五倍于敌就进攻,旗鼓相当就可以打他一仗(十围五攻,敌则能战)。如此看来,以主公之神武,军队之强大,消灭一个小小的曹操,那不是易如反掌(譬若覆手)吗?现在不抓紧,以后就来不及了。这显然是夸夸其谈,空谈误国,毫无实质性内容,因此沮授不能不予以痛斥,话就说得比较重了。
  沮授说,平定动乱,诛灭残暴,叫做“义兵”(救乱诛暴,谓之义兵)。穷兵黩武,仗势欺人,叫做“骄兵”(恃众凭强,谓之骄兵)。义兵是战无不胜的(兵义无敌),骄兵则是必败无疑的(骄者先灭)。现在,天子在许,“举兵南向,于义则违”。何况曹操法纪严明,士卒精锐,哪里是像公孙瓒那样坐以待毙的?以骄兵战义兵,已是不利;以无名伐有名,更是无理。如果再不讲究策略,一心只想毕其功于一役,那就是失策了。所以沮授说:“今弃万安之术,而兴无名之兵,窃为公惧之!”
  沮授这话,是说到根本了。我们知道,战争是政治的延续。因此,战争的胜败,并不仅仅在于军事力量的强弱。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也不能只考虑实力(庙胜之策,不在强弱),更应该考虑政治上是否正确,道义上是否在理。像袁绍这样,兴兵不义,师出无名,岂有不败之理?可惜袁绍不懂这个道理,听信郭图等人的强词夺理,结果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就先输给了曹操。在战略上,又急功近利,务虚名而不顾实际,当然会碰个头破血流。可以说,政治上失利,道义上失理,战略上失策,是袁绍失败的首要原因。
  袁绍指挥上也失误。战争之初,中曹操声东击西之计,不守白马,驰援延津,是一误;曹操还军官渡以后,不知曹操是以退为进,以守为攻,挺进官渡,是二误;相持阶段,派刘备和刘辟在许县周边sāo扰,却不接受许攸的建议劫持天子,是三误;曹操奇袭乌巢时,接受郭图的意见,派轻兵救援乌巢,派重兵攻打官渡,是四误。袁绍指挥这场战争,可以说是一误再误。官渡之战的结局,与其说是因为曹操用兵如神,不如说是因为袁绍愚蠢透顶。俗话说,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。主帅一错再错,战争 就一败涂地。
  指挥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袁绍并不具备帅才。荀彧就说袁绍的特点,是“迟重少决,失在后机”,也就是见事迟,反应慢,优柔寡断,总是错过时机。相反,曹操则“能断大事,应变无方”,也就是能够当机立断,随机应变。《三国志?武帝纪》说,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正月,官渡之战即将打响的前夜,曹操忙里偷闲打了刘备一家伙。当时大家都说,和明公争夺天子的不是袁绍吗?怎么去打刘备?曹操说,刘备是真正的人杰。现在不灭了他,后患无穷。大家又说,袁绍正大兵压境,我们去打刘备,袁绍抄我们的后路怎么办?曹操说放心吧!袁绍“虽有大志而见事迟”,他一定不动。果然,一直到曹操打完了刘备,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老婆孩子,重新回到官渡时,袁绍也没动一下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,当时田丰曾经建议袁绍趁机袭击曹操。袁绍却说小儿子正在生病,不肯出兵,气得田丰用手杖敲着他说,千载难逢的机会呀!却说什么儿子生病!
  指挥失误的另一个原因是用人失当。说起来,袁绍手下是很有些人才的。颜良、文丑有勇,田丰、许攸有谋,沮授、郭图多智,审配、逢纪尽忠,所以孔融曾经断言曹操不是对手。据《三国志?荀彧传》,孔融曾对荀彧说:“田丰、许攸、智计之士也,为之谋;审配、逢纪,尽忠之臣也,任其事;颜良。文丑,勇冠三军,统其兵,殆难克乎!”
  然而荀彧却认为毋庸忧虑。不可否认,这些人都是人才,但这些人都有毛病:“田丰刚而犯上,计谋就难被采纳;贪而不治,忠诚就没有保证;专而无谋,决策就难以周全;果而自用,做事就难免霸道。荀彧甚至还预料,如果许攸的家人犯法,审配和逢纪这两个尽忠之臣一定会不讲情面,执法如山,许攸也一定会叛变。至于颜良、文丑,则不过匹夫之勇,“可一战而擒也”。结果完全如荀彧之所言,田丰被囚,许攸叛逃,颜良和文丑丢了脑袋。
  如果只有这些人有毛病,还不要紧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人都是有毛病的。所谓“知人善任”,关键就在于知道这些人有哪些优点,有哪些缺点,然后扬其长避其短。可惜袁绍不会。袁绍用人只有一个原则,就是自己个人的好恶。好恶的标准也很简单,就是谁拍马屁就喜欢谁,谁提意见就讨厌谁。田丰喜欢提意见,他让田丰进牢房;沮授喜欢提意见,他让沮授坐冷板凳。沮授坐冷板凳的结果,是袁绍决策一错再错。袁绍进军黎阳,派颜良攻白马。沮授提醒说,颜良性情急躁,沉不住气,虽然骁勇,却不可以独当一面。袁绍不听,结果颜良被杀。曹操还军官渡,沮授劝他屯兵延津,分兵官渡。官渡那边初战告捷,延津的大部队再去不迟。如果前方失利,也还有个退路,袁绍又不听,结果被曹操拖进泥潭。曹操奇袭乌巢,沮授再次建议,派蒋奇率一支别动队断其后路,袁绍还是不听,结果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本钱。袁绍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性格和特别的本事,凡是对自己有利的正确意见,他一定本能地抵制。越是对他有好处,他越是不听。这真是一个奇观。
  主帅没名堂,谋臣有毛病,这已经很糟糕了,更糟糕的是他们还要窝里斗。先是郭图嫉恨沮授,后是逢纪诬陷田丰。郭图、审配和沮授、田丰意见分歧,原本正常。讨论问题,难免见仁见智,哪能完全一致?只要大家都处以公心,实无妨会上争议,会下合作。然而袁绍集团不。会议刚散,郭图就去说沮授的坏话,说沮授“监统内外,威震三军”,如果不控制一下,只怕将来尾大不掉。袁绍马上起了疑心,不但削弱了沮授的军权,而且再也不听他的。沮授提出辞职,也不准。沮授万般无奈,只好跟着袁绍过河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献帝传》,上船之前,沮授仰天长叹,说悠悠黄河啊,我怕是再也回不来了。
  果然,袁绍兵败,沮授被俘,落入曹军手中。沮授原本是应该跟着袁绍撤退的,但袁绍只顾自己逃命,哪管部下死活?沮授来不及过河,做了俘虏。军人押解他去见曹操,他一路高呼“授不降也”。见到曹操,则说:“速死为福”。沮授也是曹操的老朋友,曹操就迎上前去说,天翻地覆,沧海桑田,没想到我们在这里见面。沮授说,袁公失误,穷途末路(冀州失策,以取奔北)。沮授的智慧和力量都用完了,活该做你的俘虏。曹操说:“本初无谋,不用君计”,你我合作如何?沮授说,家人的性命都在袁绍手里,就请曹公成全了我吧!曹操没有办法,只好杀了他。曹操说,我要是早得到沮授,天下事就无可忧虑了。
  袁绍的谋士窝里斗,袁绍自己则闹家务。袁绍有三个儿子:袁谭、袁煕、袁尚。他最喜欢的是袁尚。原因也很简单,就是袁尚长得漂亮。我们知道,袁绍自己是一表人才的,《三国志》的说法是“有姿貌威容”。袁绍认为,老帅哥的接班人就应该是小帅哥,因此想立袁尚为储。但这话说不出口,就借着要考察他们的能力,让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各领一州:袁谭为青州刺史,袁煕为幽州刺史,高干为并州刺史,袁尚和自己一起守在根据地冀州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chūn秋》,沮授当时就表示反对。沮授说,一只兔子跑到十字路口,大家都来追。如果有一个人抓住了,大家就都不追了(一兔走衢,万人逐之;一人获之,贪者悉止)。你这样做,是存心制造矛盾,“必为祸始”。袁绍不听。果然,袁绍一死,袁尚兄弟就祸起萧墙,谋士们也分为两派。审配、逢纪拥护袁绍,辛平、郭图拥护袁谭,最后在争权夺利中同归于尽。
  所以,袁绍之“失”,还要加上一条,即组织上失和。政治失利,道义失理,战略失策,指挥失误,用人失当,组织失和。有此“六失”,袁绍不败,那才是天理不容。
  难怪曹操充满信心了。《三国志?武帝纪》说,袁绍发兵的消息传到许县以后,曹操身边的人都很紧张,认为肯定打不过袁绍(诸将以为不敌)。因为袁绍精兵悍将十万人,曹操的兵力却不过万余(当然裴松之认为这个数字不准确)。然而曹操却很坦然。曹操说,我太了解袁绍的为人了。他这个人,野心大,智慧少(志大而智小);态度凶,胆子小(sè厉而但薄);嫉妒刻薄,人缘不好(忌克而少威)。他那个集团,“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”。因此,袁绍虽然地盘大,粮食多(土地虽广,粮食虽丰),不过是给我当后勤部长罢了(适足以为吾奉也)。
  曹操到底是袁绍的老朋友,他真是把袁绍看透了。袁绍这个人,确实是志大才疏、sè厉内荏、外强中干,政治上短见,军事上弱智,组织上低能。当然,说他一点风度、才华、能耐都没有,也不符合事实。事实上,袁绍是有本事的,也是有魅力的。作为“四世三公”之后,他没有躺在父辈开创的基业上吃老本,也没有糟蹋父辈的好名声。相反,他凭着自己的能力,获得了比父辈更大的成就,更高的声誉。这是必须予以肯定的。但是,他却最为关键的时刻表现出愚蠢、固执和狂妄,终于自己把自己送上了绝路。
  袁绍的愚蠢、固执和狂妄是三位一体的。他因狂妄而固执,因固执而愚蠢,又因愚蠢而狂妄。他蠢就蠢在没有自知之明。因为没有自知之明,他狂妄,总认为自己天下无敌,因此愚蠢。因为愚蠢,他总认为自己决策英明,因此固执。因为固执,他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,因此失败。可以说,袁绍的失败,乃是做人的失败;而他做人的失败,又是性格使然。
  袁绍的性格特征是内心分裂。荀彧就说他“貌外宽而内忌,任人而疑其心”。《三国志》则说他“外宽雅,有局度,优喜不外形于sè,而内多忌害”。也就是说,袁绍这个人,看起来温文尔雅,宽宏大量,风度翩翩,其实心理yīn暗。他见不得别人比自己风光,容不下别人比自己聪明,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正确。他打曹操,就因为曹操比自己风光;他贬沮授,就因为沮授比自己聪明;他杀田丰,则因为田丰比自己正确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先贤行状》,袁绍兵败官渡以后,将士们捶着胸脯痛哭流涕,说如果田丰在这里,我们不会落得这个下场。袁绍自己也觉得没面子,就向逢纪问田丰的态度。逢纪说,田丰在狱中幸灾乐祸,拍手大笑,说自己料事如神。结果,袁绍回到邺城,第一件是就是杀了田丰。
  其实,即便没有逢纪的馋言,田丰也必死无疑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,当朋友向田丰祝贺,说“君必见重”时,田丰的回答却是“若军有利,吾必全;今军败,吾其死矣”。田丰实在是太清楚袁绍的为人了。如果打了胜仗,心里高兴,还有可能释放田丰出狱,一方面显示他的宽宏大量,另方面也可借这个“反面教员”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英明。打败了仗,恼羞成怒,便一定会迁怒于别人,拿别人的人头来给自己出气,杀正确的人来掩盖自己的错误。这样的人真不是东西。
  甚至就连袁绍的老婆,也不是东西。据《三国志?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典论》,袁绍尸骨未寒尚未殡葬(僵尸未殡),他老婆刘氏就把袁绍的宠妾五人全部杀死,说都是这些狐狸精害死了他老公。杀了不算,还要毁容,说是以免九泉之下继续勾引袁绍。袁尚助纣为虐,帮他妈把这些女人的家属也杀了。这就和曹操截然相反。曹操是打了败仗检讨自己,打了胜仗感谢别人的。他夫人卞氏也很厚到。《三国志?后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说,她常常趁曹操外出的时候把离异了的丁夫人接回家来住,自己执侍妾礼,平时也经常送衣送食,问寒问暖。比较一下曹操和袁绍以及他们的夫人,谁该胜谁该负,不就一目了然了吗?
  的确,兴亡谁人定,胜败岂无凭。现在看来,曹操的胜利,袁绍的失败,应该说是胜败有凭。事实上,曹袁二人的高下之别,很早就已经显示出来了。据《三国志?武帝纪》,还是在刚刚起兵讨董卓的时候,袁绍就问过曹操如果讨伐董贼不能成功,你看哪方面能做我们的依靠和凭据(方面何所可据)?曹操反问,足下的意思呢?袁绍问答说,南据黄河,北占燕代(泛指河北北部和山西山东一带),兼领戎狄(指乌桓),南向以争天下,或许可以成功吧?曹操听了肚子里好笑,心想如果人是没有用的,躲到哪里也没有用,便淡淡地说,照我看,任用普天下的智能之士,用正道和正义来统帅他们,就左右逢源没有做不了的事(吾任天下之智力,以道御之,无所不可)!
  在这里,曹操利用汉语词汇的多义性,表达了他与袁绍不同的政治见解。袁绍问“方面何所可据”,这个“方面”,可以理解为地理位置,也可以理解为政治条件;据,则即可理解为据点,也可理解为凭据。如此,则曹操的话就可以理解为:只要依靠正义和人才,什么地方都是根据地。曹操的见识,已明显地高出于袁绍之上。这也是曹操后来与袁绍逐鹿中原时的态度:你打军事地理牌,我打政治人才牌,咱哥俩就玩他一把好了!
  曹操很早就意识到,正义的旗帜和精锐的队伍是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。荀彧就说,袁绍“布衣之雄耳,能聚人而不能用”。相反,曹操则是既能聚人,又能用人的。那么,曹操为什么能够聚人,他的用人之道又是怎样的呢?
  请看下集:海纳百川。

无忧书城 > 历史小说 > 易中天品三国 > 第一部 魏武挥鞭 第十集 胜败有凭

发表评论

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

1明朝那些事儿6:日落西山作者:当年明月 2乾隆皇帝 第一卷 风华初露 3艰难的制造作者:阿耐 4乾隆皇帝 第三卷 日落长河 5明朝那些事儿2:万国来朝作者:当年明月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